新奇中心/程正邦報導
▲蘇武以漢使身分到匈奴遭扣留,拒不投降,被流放到北海牧羊。(圖/翻攝自百度百科)
漢武帝時期漢朝不斷討伐匈奴,雙方多次派使節互相偵察遭對方扣留。天漢元年(前100年),且鞮侯單于即位,為示友好,歸還部分漢使,武帝亦以禮相待,派蘇武護送匈使回國,不料此行竟成蘇武十九年異域漂泊的開始。
原本蘇武完成任務要從匈奴回漢朝,適逢匈奴內部突發叛亂。緱王與虞常想要綁架單於母閼氏歸漢,與虞常交好的蘇武副手張勝捲入其中,兵敗後,單於震怒,蘇武一行遭到牽連。
單於對蘇武軟硬兼施,企圖逼其降匈。先許高位厚祿,見蘇武不動搖,遂將其囚於露天大地窖,斷糧斷水。時值寒冬,蘇武飢寒交迫,仍堅貞不屈,渴飲雪,飢食羊皮襖,憑頑強意志,於絕境中堅守數日,令單於震驚。
▲漢朝邊境常有匈奴騷擾,長年派兵征討。(影視圖/翻攝自百度百科)
單於雖敬佩其氣節,不忍殺之,卻不願輕易放歸,於是將他流放北海(今貝加爾湖)牧羊,並惡言:「公羊生子,汝可歸漢。」此乃無解之局,也是為了斷絕蘇武歸漢之念。
北海是位於匈奴北方的苦寒之地,人跡罕至,環境惡劣。蘇武為了存活,不得不退化成野人,挖掘野鼠的巢穴,搜尋野鼠儲備的果實充飢。夜晚他蜷縮在簡陋的帳篷中,與羊群相依取暖。
就在蘇武以為自己將在北海終老一生時,單于弟弟於靬王到北海狩獵,對蘇武的才華與節操深感欽佩惜才之心油然而生,從此定期派人送來衣食,使蘇武的生活略有改善。
▲蘇武在北海牧羊19年,與匈奴女子生下混血兒。(影視圖/翻攝自百度百科)
在這段平靜的歲月裡,蘇武與一位匈奴女子意外相遇。或許是蘇武的堅韌不拔打動了她,或許是出於對這位異鄉人的同情,她時常前來幫助蘇武照顧羊群,修補帳篷,兩人情感日深,最終成為連理,產下兒子蘇通國。
西元前81年,漢匈關係趨緩,漢朝的使者探得蘇武的消息,得知他仍健在,遂向匈奴單於提出歸還蘇武的請求。單于雖無奈也只得答應。蘇武在得知自己即將返回漢朝的消息時,轉頭看向身邊的匈奴妻子和年幼的孩子,心中百感交集。
蘇武明白這一別可能就是永訣,他此生或許再無機會與妻兒重逢,內心充滿了愧疚與痛苦。然而,他又無法割捨對大漢故土的深切思念,由於單于只答應放回蘇武,加上漢匈關係敏感,蘇武歸漢之際,未能將妻兒一同帶回。
蘇武歸漢之後,漢昭帝對他忠貞不渝的行為深表敬意,封他為典屬國,掌管少數民族屬國事務。然而命運似乎並不打算讓這位歷盡風霜的老人安享晚年。蘇武在漢朝的兒子蘇元,因牽涉上官桀、桑弘羊等人的謀反案遭處死。蘇武與上官桀等人素有交情,亦遭牽連被罷官。
所幸多年後,漢宣帝登基為蘇武平反,不只封他為關內侯,賜食邑三百戶,還常邀請他入宮徵詢國政高見。漢宣帝得知蘇武在匈奴尚有一子,隨即派遣使者帶金銀珠寶前往匈奴,將蘇通國贖回,延續蘇家的血脈,並任命他為郎官。西元前60年,蘇武與世長辭,享年80歲,被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