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中心/唐家興報導
▲南極洲至今未被任何國家宣示主權,企鵝是唯一的「常住居民」。(圖/翻攝自維基百科)
在遙遠的南半球,有一片1,424萬平方公里的冰雪大陸,面積遠超過中國(960萬平方公里),卻至今未被任何國家宣示主權。這裡平均氣溫零下50℃,暴風時速可達300公里,企鵝是唯一的「常住居民」,這就是南極洲,地球上最大的無主領土。
然而,這片寂靜的白色荒漠下卻暗藏著豐富的資源,引發各國的競逐。早在1910年,日本探險家木村義夫便率領科考隊登陸南極洲,成為首個涉足此地的亞洲國家,揭開了「科學殖民」的序幕。1957年,日本在南極洲建立昭和基地,並逐步建成39個科考站,日夜勘測地下豐富的煤炭、天然氣和淡水資源。
南極洲除了鐵礦純度極高、磷蝦年產量豐富外,其戰略位置也是全球90%的極軌衛星必經之地。若在此部署反衛星武器,戰時可癱瘓他國導航與通訊系統。日本早在1958年便試圖宣稱南極主權,但因《南極條約》而擱淺。然而,2048年環保禁制令到期後,資源開發或將解禁。
▲南極洲資源豐富,這裡禁止一切軍事行為,任何國家不得擁有領土主權。(圖/翻攝自維基百科)
其實,早在1940年以前,英國、法國、澳洲、紐西蘭、挪威相繼登陸南極洲,接著進行了瓜分並且互相承認。二戰後,美蘇兩國積極入場,但南極洲無主地只剩下西經90°到150°之間;這世界兩大強國入場太晚,可瓜分的土地太少且位置不好;因此,他們不承認以上任何國家的領土主權。1959年,美蘇召集這些國家簽訂《南極條約》,規定南極洲包括南緯60°以南的一切陸地和冰架,禁止一切軍事行為,任何國家不得擁有領土主權。
南極洲現在是法律意義上的共管領土,由南極條約體系成員國協商管轄。南極洲的冰雪之下,埋藏著足以改變世界格局的財富與權力。截至2016年,南極洲已建有135座常設科學考察站,陸續吸引四千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到這裡進行科學實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