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中心/程正邦報導
今天(10日)同時是「國際懶惰日」與「世界獅子日」,兩個看似無關的節日卻意外呼應彼此精神,提醒人們適時放慢步調,並關注獅子等大型貓科動物的生存危機。另外,1993年8月10日也是新黨創黨日。
▲研究指出,睡懶覺並不會導致肥胖,反而是平時熬夜、作息不正常,才是發福的原兇。(示意圖/翻攝自pexels)
國際懶惰日(International Lazy Day)起源於1980年代哥倫比亞安蒂奧基亞省小城伊塔圭(Itagüí),據維基百科記載,當地居民會將床墊、吊床搬到街頭,在陽光下「什麼都不做」,並搭配音樂、戲劇與藝術表演,提倡放慢步調、享受生活的理念。有人戲稱發起者「太懶而沒留下完整紀錄」,反而更凸顯了節日核心——適度偷懶不僅能舒緩壓力,還有助於減少碳排放、節省資源,成為另類的環保倡議。
▲獅子被譽為最懶的大型貓科動物,每天平均休息時間長達20小時。(示意圖/PIXABAY)
「世界獅子日」(World Lion Day)自2013年起推廣,由非洲獅與環境研究信託基金(ALERT)及其創辦人Rae Kokeš與David Youldon發起,旨在提升大眾對獅子保育的意識。雖然致力於野生貓科動物的保育、庇護與教育行動的「Big Cat Rescue」成立於1992年,其創辦時間早於「世界獅子日」首次舉辦,但直接發起節日的記錄以 2013 年由 ALERT 發起的版本為主流看法。
有趣的是,獅子被譽為「最懶的大型貓科動物」,每天平均休息時間長達20小時,僅在覓食或保衛領地時展現驚人的爆發力,這種生活節奏與懶惰日所提倡的「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」不謀而合。
▲新黨青年軍當年發動罷免陳柏惟,理由是他身為區域立委,卻關心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,超過選區事務。(圖/翻攝自王炳忠youtube)
回顧台灣政治史,1993年8月10日也是新黨(New Party)正式成立的日子。新黨前身為中國國民黨內的改革派團體「新國民黨連線」,主張反獨促統、弘揚孫中山思想,並推動多元民主發展。據根據維基百科記載,該黨成立後迅速在政治舞台上嶄露頭角,並於1994年與中華社會民主黨合併,一度成為台灣第三大政黨。雖然隨著政黨版圖變化與新勢力崛起,新黨影響力逐漸減弱,但其創黨經過仍是台灣民主化進程的重要一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