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陳韋帆/台北報導

七夕不只情人節,對有小孩的家庭來說,更是祭拜孩童守護神「床母」與「七娘媽」的重要日子。社團法人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表示,兩神同為農曆七月七日誕辰,信眾常一併祭祀,但其供品、時間、地點與禁忌卻各有不同,父母若想祈求小孩健康平安,需特別注意。

床母與七娘媽信仰
民間習俗,「床母」為嬰兒夜間守護神,民間傳說嬰兒睡覺哭笑,都是床母在照料。床母守護至孩子16歲成年,父母需持續祭拜,不可中斷;七娘媽即織女,亦稱七仙女或七星娘娘,民間相信她與姊妹守護兒童,七夕當日,除祈求小孩健康外,部分地區仍有「做十六歲」習俗,感謝神明庇佑。
床母祭拜方式與禁忌
床母祭拜時間以酉時(17:00~19:00)為佳,供品包括雞腿、油飯、雞酒等,紙錢則用四方金與床母衣。
禁忌供品有魚類(恐挑刺忘照顧)、酒(擔心醉酒疏忽)、筷子(怕打小孩)、青菜(閩南語諧音不吉)。
祭拜時需由床尾向床頭,香插白米,並祈禱「暗時好睏,日時好」。此外,祭拜時間不宜過長,燒完金紙即可撤供,避免「床母」用餐過久影響看顧。
此外,七夕當日避免搬動小孩床鋪,以免驚動床母,對孩子不利。
七娘媽祭拜方式與禁忌
七娘媽祭拜多於午後祭祀,地點在家門口或廟宇,供品包含麻油雞酒、油飯、糖粿,以及梳妝用品與花卉,梳妝用品如胭脂、粉餅、圓鏡、梳子、花露水等,象徵替七娘媽梳妝打扮,另備圓仔花、雞冠花,寓意圓滿與多子多孫。
禁忌供品絕對不能有牛肉,因會冒犯牛郎,若誤食,可行善補救。
衣著忌破洞,象徵感情缺憾,恐導致情緣破裂。
三立新聞網提醒您:
民俗傳說僅供參考,請勿過度迷信。